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痰检是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显微镜检查或培养来发现结核分枝杆菌。通常情况下,需要收集至少三个不同时间点的痰样本进行分析,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2.在使用直接涂片显微镜检查时,如果每个高倍视野下看不到结核菌,则结果报告为“阴性”或“未检出”。这意味着在此样本中,结核菌的浓度低于显微镜检测的敏感度。
3.痰培养是一种更为敏感的方法,但需要较长时间(通常数周)才能得到结果。同样,如果培养结果显示未检出结核菌,这也意味着样本中没有活跃的结核分枝杆菌生长。
4.痰检未检出并不能完全排除肺结核的可能性。尤其是在病情早期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痰样本中的结核菌数量可能不足以被检测出来。因此,还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其他实验室检验结果来综合评估。
即便在痰检显示未检出的情况下,如果存在持续的咳嗽、发热、夜间盗汗和体重减轻等典型症状,仍应高度怀疑肺结核,并进行进一步的诊断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