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肺功能检查:
肺活量测定:评估肺容积,包括用力肺活量(FVC)和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正常成年人FVC应当大于80%的预计值,FEV1/FVC比例应大于70%。
气体交换测试:如弥散能力(DLCO)测试,用于评估氧气从肺泡到血液的传输效率。DLCO在正常范围内通常表示肺泡-毛细血管膜功能良好。
呼出气体分析:例如,测定呼出气中的一氧化氮(FeNO)水平,以评估气道炎症情况。正常值一般小于50ppb。
2.影像学检查:
胸部X光片:常规筛查手段,可发现肺部异常阴影、增生等病变。正常胸片显示两肺透明,肺纹理清晰。
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能更详细地显示肺组织结构,适用于早期诊断间质性肺病、肺纤维化等疾病。
核磁共振成像(MRI):主要用于评估肺血管病变以及肿瘤扩展情况。
3.临床症状评估:
咳嗽及痰液:持续咳嗽超过三周或伴有咳血需警惕肺部病变。
呼吸困难: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或休息时也感到气短可能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肺动脉高压。
胸痛:特别是深呼吸时加重的刺痛,有可能与胸膜疾病有关。
根据上述检查结果,可以初步判断肺部健康状况。如果存在任何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和长期接触空气污染物,是维护肺部健康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