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目视检查:临床医生首先通过目视检查患者皮肤上的病变部位。脂溢性角化病通常表现为棕色、黑色或黄色的斑块,表面粗糙,有时有蜡状外观。其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可单发或多发。一般分布在面部、躯干、四肢等部位。
2.皮肤镜检查:利用皮肤镜设备进行更详细的观察。皮肤镜下可见特征性的网状结构、假角质囊肿及丘疹状结构,这些特征有助于区分脂溢性角化病与其他皮肤病变,如基底细胞癌或黑色素痣。
3.病理活检:对于疑似恶性变或不典型的病变,可能需要进行皮肤活检。通过取一小块病变组织,送至病理实验室进行显微镜下检查,以确认诊断。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表皮内增生的角化细胞,角化珠及假角质囊肿等特征。
4.影像学检查:在极少数情况下,尤其是当怀疑病变可能侵及深部组织时,可以使用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手段进一步评估,但这在脂溢性角化病中相对罕见。
脂溢性角化病通常为良性,但如果病变突然增大、颜色改变或伴随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这类病变在大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处理,但对于美观需求或因摩擦引起不适者,可选择冷冻治疗、电灼术或激光治疗等方法去除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