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睡眠周期紊乱:正常情况下,人体在进入快速眼动(REM)睡眠阶段时会出现肌肉松弛,这是一种保护机制,防止做梦时身体实际行动。如果在此阶段突然醒来,大脑已经清醒,但肌肉仍处于松弛状态,便会导致短暂的瘫痪感。
2.压力和焦虑:高压力和焦虑水平会影响睡眠质量和睡眠结构,从而增加出现睡眠瘫痪的可能性。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中,会使大脑和身体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3.睡眠不足:长期缺乏足够的睡眠会扰乱正常的睡眠周期,使得进入和退出REM睡眠阶段的过程变得不稳定。这种情况下,睡眠瘫痪的发生频率会增加。
4.不规则的作息时间:不规律的睡眠时间表,如经常熬夜或倒班工作,会破坏人体的生物钟,从而导致睡眠瘫痪的发生。
5.其他健康问题:某些神经元失调或精神疾病,如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也可能增加睡眠瘫痪的风险。某些药物对睡眠模式的影响也可能触发这一现象。
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减少压力和焦虑,确保充足的睡眠,有助于降低睡眠瘫痪的发生频率。如果这一现象频繁发生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