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肌肉松弛:进入睡眠的初期阶段,身体会逐渐放松,尤其是肌肉。当肌肉突然松弛时,大脑可能误以为身体正在下落,从而触发瞬间的肌肉收缩,以防止摔倒。这种现象被称为“睡眠肌阵挛”。
2.神经系统调整:在睡眠中,特别是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神经系统会进行自我调整和修复。在这个过程中,神经信号可能会偶尔传递错误,从而导致身体某些部位出现短暂的抖动。
3.精神压力:心理压力和焦虑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神经系统更容易受到刺激。研究表明,高达70%的成年人在紧张或焦虑时会经历这种现象。
4.疲劳过度:长时间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后,身体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可能增加发生睡眠肌阵挛的概率。这是一种生理上的自我保护机制,以提醒身体需要休息。
5.外界刺激:声音、光线等外界环境的变化也可能触发突如其来的肌肉抖动,作为对环境变化的应激反应。
午睡时的抖动大多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必过于担心。如果这种情况频繁发生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详细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