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青光眼的种类与风险:青光眼主要分为开角型和闭角型。开角型青光眼发展较慢,占比约90%;闭角型青光眼则发展迅速,占比约10%。未及时治疗的青光眼患者中,大约10-15%最终会失明。
2.早期症状及察觉难度:青光眼初期通常无明显症状,视野逐渐缩小常被忽略。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是早期发现的重要手段。4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者、高度近视者等高危群体,更应重视每年一次的眼压测试和视野检查。
3.治疗方法及效果:目前青光眼无法完全治愈,但可通过药物、激光治疗和手术来控制眼压,延缓疾病进展。药物治疗包括眼药水和口服药物,可降低眼内压力;激光治疗如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和激光虹膜切除术(LPI),也能有效降低眼压。手术如小梁切除术(Trabeculectomy)和引流装置植入术,适用于药物与激光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
4.定期复查与日常护理:青光眼患者需定期复查,监测眼压和视野变化,遵循医嘱按时使用药物。避免长时间在暗处停留,保持健康饮食,减少咖啡因摄入,戒烟限酒,有助于控制眼压。
通过早期发现和正确治疗,青光眼导致失明的风险可大大降低。定期眼科检查和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是维持良好视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