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详细验光检查
避免简单依赖自动验光仪的测量结果。需要进行散瞳验光,以准确评估儿童的眼睛屈光状态。
散瞳验光可以消除调节作用,提供更为真实的屈光度读数。
2.选择合适的镜片
远视度数较低(+1.00D及以下)的儿童,通常不需要立即配镜,但须定期复查。
远视度数中等(+1.00D至+3.00D)的儿童,若无明显症状,也可以观察,但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
高度远视(>+3.00D)的儿童,尤其伴随斜视或弱视风险者,应及时配镜矫正。
3.考虑生理和心理因素
镜片度数不宜过高,应适当“欠矫”,以免影响正常的视觉发育。
初次配镜过程中,建议逐渐增加佩戴时间,让儿童适应新视力环境,避免产生眩晕、头痛等不适。
4.定期复查,动态调整
配镜后需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复查,及时根据儿童眼部发育情况调整镜片度数。
注意观察有无视疲劳、视力下降等问题,确保镜片符合当前需求。
5.正确的佩戴方法
配镜后要教会儿童正确佩戴和保养眼镜,避免眼镜损坏或佩戴不当影响矫正效果。
鼓励遵循医生建议的佩戴时间,尤其是在学习、阅读等近距离用眼时。
6.综合视力健康管理
配镜只是矫正远视的一部分,同时还需关注儿童的整体视力健康,包括用眼习惯、日常饮食以及户外活动时间。
定期带儿童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其他可能存在的眼部问题。
正确的配镜和科学的视力管理可以有效帮助儿童缓解远视带来的困扰,促进视觉系统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