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黄连:黄连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特别适用于因小肠火导致的口干、口苦等症状。常用剂量为3-9克,可煎汤内服。
2.栀子:栀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能有效缓解多种炎症和发热症状。常用剂量为6-10克,可煎汤食用。
3.竹叶:竹叶具有清热利尿、止渴除烦的功效,对于小肠火引起的口干、尿赤等症状有较好的效果。常用剂量为6-12克,一般煎汤内服。
4.大黄:大黄具有泻热通便的作用,对热结便秘、小便短赤等症状有显著疗效。常用剂量为3-12克,可以煎汤或者研末冲服。
5.黄芩: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能,适用于小肠火引起的热咳、咽痛等症状。常用剂量为3-9克,多以煎汤方式食用。
在使用这些中药时,应注意根据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并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防治小肠火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