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温里助阳:附子主要用于治疗阳虚所引起的各种疾病。阳虚表现为畏寒肢冷、四肢无力等症状,附子的使用可以有效温暖身体内部,增强阳气。
2.补火救逆:在中医理论中,阳气类似于人体的“火”。当人体阳气衰弱时,可能会出现冷汗淋漓、晕厥等急症。附子能够通过补火救逆,使病人恢复正常体温和意识。
3.散寒止痛:附子具备强大的散寒作用,常用于治疗由寒邪引起的关节疼痛、腹痛等症状。附子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疼痛。
虽然附子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其毒性也不容忽视。
1.剂量控制:附子的毒性主要来源于其中的乌头碱,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剂量,一般每天服用量应在1.5克到3克之间。
2.加工方法:附子在使用前需要经过严格的炮制,以减少其毒性。炮制方法包括水煮、盐炙等,目的是将毒成分降至最低。
3.禁忌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及老年人不宜使用附子。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也应避免使用。
附子具有温里助阳、补火救逆和散寒止痛的功效,但需特别注意其毒性和使用禁忌,通过正确的加工和适当的剂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药效并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