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针灸
针灸通过针刺体表特定穴位来调节人体气血,达到治疗疾病和改善健康的目的。
针灸分为针刺和艾灸两部分。针刺是将细针刺入穴位,而艾灸则是利用燃烧的艾绒产生的热量刺激穴位。
2.推拿
推拿通过手法在体表进行操作,以达到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的目的。
常见手法包括按、揉、捏、拍打等,不同手法有不同的功效。
3.中药
中药通过口服、外敷等方式进入人体,调节内外平衡,治疗病症。
中药分为草药、矿物药、动物药等,不同类型的中药有不同的药性和功效。
4.艾灸
艾灸是利用点燃艾条或艾柱,通过温热刺激穴位,达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效果。
艾灸可以直接悬挂于皮肤上方,也可以使用艾灸盒等工具辅助。
5.拔罐
拔罐通过负压吸附的方法使皮肤局部充血,达到祛风散寒、通经活络的作用。
常用的拔罐工具有玻璃罐、竹罐、塑料罐等。
6.刮痧
刮痧利用特制的刮痧板在体表特定区域进行反复刮动,以达到疏通经络、排毒解热的作用。
刮痧常用于感冒发热、肌肉疼痛等症状的缓解。
以上是中医常用的几种治疗方法,各有特色且相辅相成,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注意遵循专业指导和个体化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