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病因: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重新激活引起。当人体初次感染这种病毒时,会出现水痘。之后,病毒会潜伏在神经节中,若免疫系统减弱,病毒可能重新激活,引发带状疱疹。
2.症状:
早期症状:通常包括局部皮肤刺痛、瘙痒或灼热感,这些症状在皮疹出现前几天就可能开始。
皮疹:常见于身体的一侧,形成带状分布,尤其是在胸部、腹部或面部。疱疹开始为红斑,然后发展成小水泡,最后结痂。
疼痛:带状疱疹的疼痛被称为急性神经痛,可能非常剧烈。在部分患者中,疼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这种情况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
3.流行病学:带状疱疹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研究显示,约30%的人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美国每年约有100万人被诊断为带状疱疹。
4.治疗:
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和泛昔洛韦,用于减少病毒复制和缓解症状。
止痛药: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麻醉剂及其他镇痛药,可用于减轻疼痛。
辅助治疗:维生素B12、局部麻醉剂膏等也可用于缓解不适。
5.预防: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可以显著降低发病风险和严重程度。推荐50岁以上的成年人接种此疫苗。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且痛苦的疾病,但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并减少并发症。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