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尿路感染原因

2024-09-3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下尿路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主要包括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和变形杆菌等。以下是一些导致下尿路感染的常见原因:

1.细菌侵入:大约80%至90%的下尿路感染病例是由大肠杆菌引起。这些细菌通常通过尿道进入膀胱并繁殖,从而引发感染。

2.性活动:性活动增加了细菌从尿道进入膀胱的几率,尤其是在女性中更为常见。因此,性活跃的女性患下尿路感染的风险更高。

3.不良卫生习惯:如厕后擦拭动作不正确(例如从后向前擦)可能会将肠道细菌带到尿道口,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4.尿液滞留:排尿困难或尿液滞留可能导致细菌在膀胱内增殖。当膀胱不能完全排空时,残留的尿液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

5.免疫系统低下:免疫系统功能减弱的人,如糖尿病患者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人,更易感染下尿路。

6.结构异常:尿路结构异常,如尿道狭窄或膀胱憩室等,可能导致尿液流动受阻,从而增加感染风险。

7.使用导尿管:长期使用导尿管可能引起细菌进入膀胱,增加感染的机会。

8.妊娠:怀孕期间,荷尔蒙变化和胎儿对膀胱的压力也可能导致尿液滞留和尿路感染。

预防下尿路感染的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增加饮水量、避免长时间憋尿,以及及时治疗任何可能影响尿流的医疗状况。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