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高脂血症或冠心病史的人,更易患高脂血症。这是由于基因可能会影响体内脂质代谢功能。
2.饮食习惯:长期摄入高脂肪、高糖分和高胆固醇食物的人容易患高脂血症。例如,经常食用油炸食品、甜点、红肉等高热量食物,会使血脂水平升高。
3.缺乏运动:身体活动不足会导致体内脂质代谢减缓,增加脂质在血液中的积累。每天久坐不动或缺乏规律锻炼的生活方式会增加患病风险。
4.体重超重或肥胖:BMI(体质指数)过高的人比正常体重的人更容易出现高脂血症。肥胖者体内脂肪含量高,容易导致血脂异常。
5.年龄和性别:随着年龄增长,血脂水平易逐渐升高。男性40岁以上和女性绝经后,患高脂血症的风险显著增加。
6.吸烟和饮酒:长期吸烟和大量饮酒会损害血管壁和肝脏功能,从而导致血脂水平升高。吸烟者血管炎症反应增强,容易引发脂质积聚。
7.慢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更容易合并高脂血症。这些疾病会影响体内脂质代谢平衡,进而引起血脂异常。
8.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等,可能导致血脂水平升高。如果长期使用这些药物,需要定期监测血脂情况。
高脂血症的预防和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合理的饮食结构、适当的运动、控制体重以及戒烟限酒等。如有高危因素,应定期进行血脂检测,并根据医嘱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