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肿瘤表面产生分泌物:结肠癌肿瘤表面可能分泌炎性物质或黏液,这些物质随着肠内容物一起排出体外,导致大便稀薄,从而表现为腹泻。
2.肠道通路改变:当结肠癌阻塞部分肠腔后,肠道内的食物残渣和水分会滞留在肿瘤上方。随后,肠壁的代偿性分泌增加,加上局部炎症作用,可能使下段肠腔中液体增多,结果是排便时出现腹泻。
3.黏膜损伤和吸收障碍:结肠癌侵犯肠壁黏膜后,会破坏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如果肠壁无法有效吸收水分、大量电解质丢失,也会导致腹泻性质的大便。
4.感染性因素:肿瘤组织坏死后可导致局部感染,进一步刺激肠道蠕动,引发急性或慢性腹泻。肿瘤患者免疫力下降,容易合并细菌或病毒感染,进而加重腹泻症状。
5.治疗相关因素:结肠癌治疗过程中使用某些药物(如化疗药物)可能直接刺激肠道或引起菌群紊乱,导致腹泻。术后如果进行了部分肠道切除,剩余肠段适应能力不足,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
6.全身炎症反应:结肠癌晚期可能伴随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体内多种致炎因子升高可能使肠道功能紊乱,表现为频繁腹泻。
在临床实践中,如出现腹泻症状且存在持续恶化趋势,应高度怀疑是否与结肠癌相关,并尽早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