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爱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老年科
1.首先准备好灌肠器具和液体。常见的灌肠液体包括温水、盐水或者润滑剂等,一般需要约500-1000毫升的液体。液体温度应保持在37℃左右,以避免引起肠道不适。
2.灌肠前应确保灌肠器具清洁消毒,防止感染。同时,患者应采取左侧卧位,双膝弯曲,方便进行操作。
3.将灌肠管末端涂抹润滑剂,然后轻柔地插入肛门,深度约为5-10厘米。在插管过程中,应注意动作轻柔、缓慢,避免损伤直肠黏膜。
4.液体注入时,应控制流速,每分钟约为50-100毫升。若患者感到不适或有腹痛,应立即暂停,待症状缓解后再继续。
5.液体注入完毕后,患者需保持原姿势数分钟,以便液体充分软化粪便。通常需等待5-15分钟,具体时间因人而异。
6.患者可前往厕所排便,若排便不畅,可适当增加腹压,辅助排出干硬粪便。
灌肠只是缓解便秘的一种手段,长期依赖可能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平时应注意饮食调节,多摄入高纤维食物,增加饮水量,并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促进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