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爱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老年科
1.溃疡性结肠炎通常开始于直肠,并可能扩展到整个结肠。约90%的患者在诊断时都有直肠受累。随疾病进展,结肠内壁可能出现弥漫性炎症、溃疡和糜烂。
2.糜烂是指黏膜表面的小损伤或缺损。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由于持续的炎症反应,肠道黏膜会不断遭到破坏,最终导致溃疡甚至更严重的糜烂。这些病变常伴有腹痛、便血和腹泻等临床症状。
3.溃疡性结肠炎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涉及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和环境因素。研究显示,家族史、白种人和北方国家居民的患病风险较高。
4.病理生理学上,溃疡性结肠炎主要影响结肠黏膜,而不穿透到更深的肌层,这与克罗恩病不同。发现黏膜糜烂可以成为与其他肠道疾病区分的依据之一。
5.诊断溃疡性结肠炎通常依赖结肠镜检查和组织活检,以确认糜烂和溃疡的存在以及排除其他可能性。
6.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目标是减轻症状、防止复发和改善生活质量。对于糜烂的管理,则需要使用抗炎药物如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或免疫调节剂,以及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治疗方案。
正确管理溃疡性结肠炎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减少肠糜烂的发生及其引发的并发症。定期监测和随访对于早期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