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什么病

2025-02-2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由肺部疾病引发的心脏问题,主要表现为右心室肥大和功能异常。其发生是由于长期的肺部病变导致肺血管阻力增高,从而使右心室负担加重。

1.病因:常见原因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病、支气管扩张症和肺动脉高压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肺泡结构破坏或肺组织纤维化,使得肺内氧气交换能力降低,进而引发肺动脉压力上升。

2.发病机制:肺动脉高压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核心病理变化。由于肺部疾病影响,导致肺动脉壁增厚和硬化,增加了心脏右侧泵血的阻力,使得右心室需更用力地工作以维持正常循环,最终导致右心室肥厚或扩张。

3.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疲劳、下肢水肿、肝脏肿大及颈静脉怒张等症状。随着病情加重,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右心衰竭。

4.诊断方法:通过临床症状、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CT扫描等检查手段综合判断。右心导管检查可以直接测量肺动脉压力,确诊肺动脉高压。

5.治疗措施:以控制原发病为主,同时改善肺功能和心功能。药物治疗包括使用扩张支气管和平喘药,利尿剂和低流量氧疗法。有时需要抗凝治疗来防止血栓形成。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需及早发现和治疗,以减缓病程进展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和管理慢性肺部疾病是关键。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