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1.低分子量肝素:这种药物通常通过皮下注射给药,其优点是起效快,相对安全,并且不需要频繁监测凝血功能。在儿童中应用较为广泛,因为其剂量易于调整并且副作用相对较小。
2.华法林:是一种传统的口服抗凝药,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合成来发挥作用。华法林的剂量需要根据定期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如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值)进行调整,以避免出血风险。
3.新型口服抗凝药:例如利伐沙班和达比加群等,这类药物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常规的凝血功能监测,且与食物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较少。在儿童中的使用经验相对有限,因此通常在成人治疗方案中更为常见。
在选择抗凝药物时,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潜在的药物副作用。对于儿童患者,还需特别关注药物的剂量调整以及长期管理中的监测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