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年龄要求:通常情况下,驱蛔虫药物在2岁以下的小儿并不推荐使用,因为大多数此类药物可能导致较强的不良反应,而婴幼儿的肝肾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如果存在特殊情况,如明确诊断为蛔虫感染,应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评估,用更安全的方法处理。
2.高危人群筛查:对于生活在农村、山区等卫生条件较差地区,或有频繁接触泥土、家中养宠物等情况的儿童,蛔虫感染的风险较高。可在2岁以上定期检查是否感染寄生虫。
3.常用药物与疗程:驱蛔虫的常见药物包括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这些药物通过阻止蛔虫摄取营养或破坏其代谢作用来杀灭虫体。通常每年服用1次即可预防感染,但如果确诊为重度感染,可能需要按医生建议调整剂量或增加疗程。
4.注意事项:服药后可能会出现轻微腹痛、恶心等症状,这是药物起效的正常反应。在驱虫治疗期间,需特别关注饮食卫生,避免再感染。同时,家庭成员也可能需要同步接受检查和治疗,以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儿童驱蛔虫应结合体检结果与日常生活习惯综合判断,合理安排药物使用。科学的个人和环境卫生管理是减少寄生虫感染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