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攒竹穴:位于眉头凹陷处,该穴位有助于缓解局部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
2.阳白穴:在额头中部、瞳孔直上方大约一寸的位置。刺激此穴可以改善前额区域的肌肉功能。
3.率谷穴:位于太阳穴附近,耳尖直上2厘米处,有助于活络局部气血。
4.颊车穴:位于下颌角后上方约一个指宽的凹陷处,可以提高面部肌肉的弹性和张力。
5.地仓穴:位于嘴角旁开0.4寸,在脸颊部,这个穴位帮助调整面部肌肉的运动平衡。
6.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大约0.5寸处,能够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提高局部代谢。
面瘫的具体治疗方案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个性化调整。最佳的治疗效果通常需要结合其他疗法,如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以全面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面瘫早期干预非常重要,因此建议尽早就医并遵循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