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乳糖不耐受:
大多数哺乳动物在长大后,体内乳糖酶的水平会下降。
乳糖酶不足导致乳糖不能被有效分解和吸收,进入结肠后被细菌发酵产生气体,导致腹泻、腹胀等症状。
全球约65%的人口在青春期以后表现出某种程度的乳糖不耐受。
2.乳糖不耐受的类型:
原发性乳糖不耐受:最常见的类型,因遗传因素造成,随年龄增长乳糖酶逐渐减少。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由胃肠道疾病或损伤引起,如肠炎或肠道手术。
先天性乳糖不耐受:极其罕见,由基因突变引起,从出生后即表现出明显的乳糖不耐受。
3.其他可能原因:
对牛奶蛋白过敏:这与乳糖不耐受不同,是免疫系统对牛奶中的蛋白质产生反应。
牛奶中的添加剂或防腐剂:个别对某些成分敏感的人群可能也会有类似腹泻的反应。
对于容易因喝牛奶而腹泻的人群,可以选择乳糖酶补充剂或食用无乳糖牛奶。同时,可通过观察饮食日记或咨询专业人士以确认具体原因并避免相应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