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经抢救后仍未恢复意识,应如何处理

2025-03-1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心脏骤停后,即使经过有效的心肺复苏,若患者仍未恢复意识,需要进行进一步评估和处理。应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呼吸正常,并维持循环稳定。医疗团队需要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脑损伤或其他潜在问题。以下是处理步骤:

1.神经系统评估:使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等工具对意识水平进行评估,以判断脑功能状态。

2.体温管理:采用目标温度管理来控制患者体温,一般维持在32°C到36°C之间,有助于减少脑损伤。

3.影像学检查:通过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评估大脑是否存在缺血、出血或其他病变。

4.代谢监测:密切监测血糖、电解质、酸碱平衡等代谢指标,纠正可能的异常情况。

5.电生理监测:进行脑电图监测,以观察脑电活动,判断是否有癫痫发作等问题。

6.药物治疗:根据具体情况,可使用抗惊厥药物、镇静剂等,防止癫痫和减轻脑水肿。

7.多学科协作:整合神经科、重症监护、康复科等多个学科的专业意见,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心脏骤停后的患者,尤其是在未恢复意识的情况下,可能面临较高的并发症风险。早期和持续的评估与干预,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