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初步评估:
确认病人是否存在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头晕或晕厥。
测量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和氧饱和度。
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药物使用史、既往心脏问题以及任何诱因,如压力或电解质失衡。
2.分类心动过速类型:
*窄QRS波心动过速*(心室上性心动过速):可能是房颤、房扑或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宽QRS波心动过速*:可能是室性心动过速,尤其需要紧急处理,因为可能演变成更严重的心律失常。
3.针对性治疗措施:
对于稳定的窄QRS波心动过速,可尝试迷走神经刺激法如瓦氏动作;若无效,可考虑腺苷药物。
对于不稳定的心动过速(如低血压、意识改变),应准备进行电复律。
如果是宽QRS波心动过速且稳定,可能需要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若不稳定,则立即进行同步电复律。
4.监测与进一步检查:
心动过速得以控制后,仍需监测心电图并进行相关检查寻找病因,如实验室检测、超声心动图等。
根据具体病因确定长期管理计划,可能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调整或进一步的心脏电生理研究。
在处理心动过速时,及时识别和分类心律失常类型对有效治疗至关重要,同时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调整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