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盆腔转移后的介入治疗代表什么

2025-02-2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病情分析:直肠癌盆腔转移后的介入治疗是指通过微创的方法,将治疗手段直接应用于病变部位,以达到抑制或消除转移病灶的目的。这种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控制肿瘤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发生盆腔转移。统计数据显示,大约20%-30%的直肠癌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盆腔转移。

2.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技术,通过导管、导丝等工具将药物或者其他治疗方法直接送达病变部位,主要包括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消融治疗等。研究表明,该治疗方式对某些转移性病灶具有良好的局部控制效果,并且相较于传统的手术切除,其创伤较小,恢复较快。

3.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是利用选择性导管技术,将抗癌药物和栓塞剂直接注入供应肿瘤的血管中,从而阻断血供和施加局部化疗。此方法能够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治疗效果,缩小病灶体积。

4.消融治疗则是利用物理手段,如射频、电磁波、微波等,通过热效应或其他机制直接杀灭肿瘤细胞。该方法适用于孤立小病灶,并具有定位精准、损伤小的优点。

尽管介入治疗在直肠癌盆腔转移中的应用显示出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其适用性需根据具体病情,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介入治疗并不能彻底治愈癌症,而是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与其他治疗方法如全身化疗、放疗等相结合,以达到更佳的效果。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