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补充热量与水分
在寒冷天气中,人体基础代谢率升高,容易消耗大量能量和水分。运动后需及时饮用温水,并适量吃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食物,以帮助恢复体力,同时预防因缺水而引起的汗腺功能不足。
2.保暖身体
运动后应尽快换掉湿冷的衣物,穿上保暖的服装,尤其注意保护关节部位和腰腹区域。可使用暖宝贴或热毛巾敷在肌肉酸痛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进行拉伸运动
缓解肌肉酸痛的有效方法之一是适当拉伸,重点对大腿、小腿等主要参与运动的部位进行放松。每组动作保持20-30秒,可有效减少肌肉紧张感。
4.轻柔按摩
通过手法按摩可以加速乳酸代谢,从而缓解不适感。建议沿着肌肉的方向轻揉,每个部位持续5-10分钟,避免用力过猛以免造成二次损伤。
5.热水泡浴
热水泡浴可以提高全身温度,扩张血管,有助于排除体内代谢废物。水温控制在38-40℃为宜,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同时需要保持室内通风。
6.补充镁元素
镁具有舒缓肌肉的作用,如果饮食中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肌肉酸痛更为明显。可以适当增加菠菜、坚果、香蕉等富含镁的食物摄入。
7.调整运动强度
冬季气温相对较低,肌肉活动需要更多时间适应,应在运动前充分热身(10-15分钟),运动强度和时间逐步递增,避免突然加大负荷。
以上处理方式能够有效缓解运动后的不适感。同时需注意,若长时间仍无法缓解酸痛,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关节肿胀、剧烈疼痛等,应尽早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