臆想症的表现和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5-03-2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臆想症又称疑病症,是一种心理疾病,表现为患者过度担忧自身可能患有某种严重疾病,即便医学检查未发现相关问题,其焦虑和担忧情绪仍难以缓解。该疾病可通过心理治疗及药物干预进行有效管理。

1.主要表现

反复担忧身体健康:患者常怀疑自己患有严重疾病,即使医学检查结果正常,仍然无法消除这种担忧。例如,经常认为自己的头痛是脑部肿瘤的信号。

过度关注身体感受:对正常的生理现象如心跳、胃肠蠕动等产生过度敏感,并将其与疾病联系起来。

频繁就医:反复寻求医生检查和确认,但即便被告知没有疾病,也容易质疑诊断结果。

情绪焦虑和社会功能受损:持续的健康焦虑会导致注意力分散、情绪低落,甚至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

2.治疗方法

认知行为治疗:这是治疗疑病症的一线方法,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并纠正非理性思维模式,改善健康焦虑。例子包括引导患者学习正确解读身体信号和减少自我检查行为。

药物治疗:对于伴随显著焦虑或抑郁症状的患者,可使用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以减轻情绪困扰。

支持性心理咨询:通过倾听和共情,协助患者表达内心的恐惧以及学习应对压力的方法。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以及避免查阅不可靠医疗信息,从而降低健康焦虑发生的频率。

疑病症虽然不会直接导致躯体疾病,但长期存在可能严重影响情绪稳定与社会关系。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尽快寻求专业帮助,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