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人格是怎么回事

2025-04-0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多重人格是一种称为分离性身份障碍的心理疾病,表现为一个人在意识中存在两个或更多相互独立的身份,每个身份可以控制行为并具有不同的记忆、思想和情感模式。

1.分离性身份障碍的主要特征是人格分裂。个体的不同人格通常具有独立的名字、性格特征、年龄、性别认知等。有些人格可能会彼此了解,有些则完全不知彼此的存在。

2.这种现象往往与严重的童年创伤有关,尤其是长期的身体、情感或性虐待。这种创伤可能导致大脑以“分离”的方式应对,将痛苦体验隔离到新的身份中,从而保护核心人格免受伤害。

3.多重人格的发病率较低,但确切数字尚不明确。据估计,全球范围内分离性身份障碍的患病率约为总人口的1%-2%。

4.常见症状包括记忆空白、时间流失以及个体在不同人格状态之间转换时的行为、语调、喜好等显著变化。患者可能伴随其他精神问题,如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5.医学影像研究显示,分离性身份障碍的患者在不同人格状态下,大脑活动模式存在差异,这支持了该疾病的生物学基础。

多重人格不是简单的“假装”或“注意力博取”。治疗目标通常包括整合人格并改善功能,治疗方法以心理治疗为主,例如创伤聚焦疗法或认知行为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