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调整作息时间: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建议每天固定时间上床及起床,并保证每晚7-8小时的睡眠。避免在睡前进行容易刺激大脑的活动,例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或观看紧张的影视内容。
2.创建良好的睡眠环境:卧室温度控制在18-22℃之间,光线柔和,噪音尽量减少。可以通过遮光窗帘和耳塞优化环境,同时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
3.进行放松训练:睡前可练习深呼吸、冥想或渐进性肌肉放松法以缓解精神紧张,例如吸气4秒后屏住呼吸4秒,再慢慢呼气6秒,每次重复5-10分钟。
4.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避免在下午和晚上摄取含咖啡因的饮品,例如咖啡、茶或能量饮料。同时,虽然酒精可能让人短暂感到放松,但它会影响睡眠质量并加剧情绪波动。
5.建立应对负面情绪的方法:将脑海中的胡思乱想记录在纸上,通过书写整理思路。或者与信任的人沟通困扰,也可以尝试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
6.排查生理或心理因素:如果胡思乱想和恐惧感持续且无法缓解,可能与焦虑症、抑郁症或其他心理障碍有关。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引发类似症状,需要通过医生咨询明确诊断。
如果上述方法尝试后症状仍未改善,应及时寻求专业精神科或心理科医生的帮助,通过药物治疗或心理疗法进行干预,以避免长期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和进一步发展为更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