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睡眠时长:根据研究,60岁以上的老人每晚需要的睡眠时间一般为7至8小时。过少的睡眠(少于6小时)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以及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而过多的睡眠(超过9小时)则可能与代谢问题或潜在健康疾病相关。
2.睡眠质量的重要性: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可能会受到生理变化影响,例如深度睡眠阶段减少,更容易出现夜间觉醒等情况。即使睡眠总时长达标,也要关注是否存在入睡困难、多梦、打鼾或其他睡眠障碍。
3.最佳作息时间:老年人的褪黑素分泌常较早,因此可能更适合早睡早起的作息。通常建议晚上9点至10点上床休息,早晨5点至6点起床,这样既符合生物节律,也可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4.午休习惯:可以短暂午休15至30分钟,但不要超过1小时,以免影响晚上的正常睡眠。
5.睡眠环境与习惯:保持卧室安静、昏暗、温度适宜,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避免睡前摄入咖啡因、酒精以及重口味食物,规律的运动也有助于促进夜间安稳入睡。
睡眠时间的需求因人而异,根据自身状况调整作息,并定期检查是否存在干扰睡眠的慢性病或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