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详细检查和评估是必要步骤:
1.病因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可导致膜性肾病、肾小球肾炎等肾脏损害,从而引起尿蛋白升高。检测项目包括尿常规、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尿素氮)以及B超等影像学检查。
2.病毒载量监测:应定期检查乙肝病毒DNA水平,以了解病毒活动情况,必要时调整抗病毒治疗方案。抗病毒治疗可以减轻或阻止肾脏损害的进展。
3.肾功能评估:通过血液和尿液检查,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判断肾功能状态。在发现异常时,需咨询肾病科医生以制定进一步的诊疗计划。
针对性治疗措施是关键:
4.抗病毒治疗:使用核苷类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5.降蛋白尿药物:在适当情况下,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这类药物不仅能降低血压,还能减少尿蛋白排泄,延缓肾脏损害进程。
6.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低盐、低脂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和体重,并需避免过度劳累和不规律生活。
定期随访和监测对于慢性肝病患者尤为重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配合治疗是管理疾病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