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基础概念与范围
正常血压通常在90/60mmHg至120/80mmHg之间。若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舒张压低于60mmHg,则可能是低血压。低血压症状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悸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晕厥甚至休克。
2.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适当的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有助于改善循环功能。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突然改变体位:起床或从坐姿转为站立时动作宜缓慢,以减少直立性低血压发生风险。
充足睡眠:成年人每天建议睡眠7-9小时,避免过度疲劳。
3.饮食调理
增加盐分摄入:每日钠摄入量可适当增加至6克,但需避免过量,特别是有高血压家族史者。
多饮水:每日水摄入量建议达到2升左右,避免脱水引发血压降低。
少量多餐:每餐不宜过饱,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餐后低血压。
摄入富含维生素B12及叶酸的食物,例如瘦肉、鱼类、绿叶蔬菜,有助于防止因贫血引发的低血压。
4.药物治疗
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对于症状明显且基础调理效果不佳者,可考虑使用升压药物,如米多君或氟氢可的松,但需严格遵医嘱用药。
5.特殊情况处理
妊娠期女性若出现低血压,应定期产检,避免长期卧床,并确保饮食均衡。
高温环境下注意补充电解质,避免大量出汗引起血容量不足。
低血压的处理应以纠正病因为主,同时观察是否伴随其他异常症状,例如胸痛或呼吸困难,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