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判断伤口情况与失血程度
评估伤口是否导致大出血。成人短时间内丢失20%以上的循环血量(约1000毫升)可能引发低血压休克。
检查伤口是否仍在出血。如果是动脉性快速出血,需立即止血,常用方法包括直接压迫、加压包扎或使用止血带。
2.临床表现监测
持续低血压通常表现为收缩压低于90mmHg或平均动脉压低于65mmHg,同时伴头晕、意识模糊、皮肤苍白及四肢湿冷等症状。
必要时评估心率、尿量以及中心静脉压等指标以进一步了解血液动力学状态。
3.补充血容量
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输注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以恢复血容量。
若失血严重且无明显改善,可考虑输注胶体液或进行红细胞悬液输血,特别是在血红蛋白低于70g/L的情况下。
4.寻找其他诱因
应激除了直接损伤外,还可能诱发感染性休克、过敏反应或心源性低血压,这些都需要针对原发病因处理。
检查是否存在感染灶,如果怀疑感染性休克,应立即使用广谱抗生素。
如有心源性问题(如心肌梗死),则需开展心电图检查并按心血管疾病急救方案处理。
5.药物治疗
如果补液无效且血压持续偏低,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以维持关键器官灌注压力。
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增强心功能的药物。
6.高级生命支持
如果患者情况危重且合并呼吸衰竭或意识丧失,可能需要建立人工气道并辅助通气。
在危重情况下,应送至ICU观察并接受连续性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对应激伤口后出现的低血压,不可延误处置时间,需密切关注病情进展并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