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叶酸对高血压的作用机制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可以促进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同型半胱氨酸过高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叶酸能将其转化为其他更安全的代谢产物,从而降低对血管壁的损害风险。有研究表明,同时服用叶酸和降压药能够进一步降低中风的发生率。
2.适宜人群与剂量选择
高血压患者尤其需要针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检测。如果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偏高(一般超过10-15微摩尔/升),每天补充0.8毫克叶酸可能会更有效。如果属于正常范围,但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或高风险因素,也可以酌情使用小剂量叶酸进行预防性干预。
3.叶酸片的分类
市面上的叶酸片分为普通叶酸片和复合叶酸片两类:
普通叶酸片:单纯含有叶酸,常用于针对特定叶酸缺乏或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
复合叶酸片:除了叶酸,还含有其他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这些成分对同型半胱氨酸代谢也有协同作用,可能更适合一些高风险的高血压患者。
4.注意事项
长期服用叶酸应避免超量,因为过多的叶酸摄入可能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症状,导致神经系统相关问题。肾功能异常或患有某些遗传性疾病(如MTHFR基因突变)的患者,在选择和使用叶酸时应特别谨慎,可能需要特殊活性形式的叶酸,如甲基叶酸。
叶酸片的选择需结合自身健康状况及临床指标,在专业指导下制定合理的补充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