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情绪波动:
当人感到紧张、焦虑或兴奋时,身体会释放肾上腺素,这会导致心率加快和体温感知增加。
研究表明,当人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时,最多可使人体的基础代谢率增加20%。
2.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温度过高或空气湿度较大,会影响体内热量散失,使人感觉身体发热。
高温环境下工作或运动,可使人体汗液分泌增加,从而增强体内热感,即使测量体温正常。
3.代谢率变化: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需要能量,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特别是在摄取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后,可能会感觉身体发热。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疾病,会导致基础代谢率增高,患者可能感觉到身体发热,但体温正常。
4.饮食习惯:
辛辣食物含有辣椒素,这种化学成分会刺激感官神经,导致暂时性的皮肤发热感。
咖啡因饮品,如咖啡和茶,也能通过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感觉到体温升高。
5.药物作用:
一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降压药等,可能会影响人体的温度调节机制,导致个体感受到发热感。
6.激素变化:
女性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由于孕激素水平升高,基础体温会略有上升,尽管不超过正常范围,但感知上可能觉得发热。
鉴于以上原因,若长期感到身体发热且影响日常生活,应考虑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潜在疾病。同时,适当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对缓解这种症状可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