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整形外科
1.形成原因:
黑色素细胞:黑痣主要由黑色素细胞(产生皮肤颜色的细胞)聚集形成。
遗传因素:家族中高发的黑痣数量和分布可以遗传。
紫外线照射:过度紫外线辐射会增加黑痣形成的风险。
2.分类:
先天性黑痣:出生时即存在,有大有小。
后天性黑痣:通常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出现。
非典型黑痣:形状不规则、颜色不均匀,具有一定恶变风险。
3.恶变风险:
较大的黑痣或非典型黑痣有更高的恶变概率。
持续增长、变化的黑痣需要特别关注,并及时就医检查。
4.自我监控:
定期检查黑痣的大小、颜色、边缘和形态变化。
使用"ABCDEF"原则:A(Asymmetry,非对称),B(Border,不规则边界),C(Color,多种颜色),D(Diameter,直径大于6毫米),E(Elevation,隆起或进展),F(Feeling,瘙痒或疼痛)。
5.治疗和预防:
对于有恶变嫌疑的黑痣,应及时进行活检或切除。
外出时使用防晒霜,减少紫外线暴露。
定期关注皮肤健康,尤其是黑痣的变化,对于早期发现可能的皮肤癌症非常重要。对于任何异常变化,无论是颜色、大小还是形状,都应尽快咨询专业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