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中脘穴
位置:中脘穴位于腹部的正中线上,肚脐上方约4寸处。
功效:中脘穴是胃经的重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和胃降逆的作用。
按摩方法: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按压中脘穴,顺时针方向揉按3-5分钟,每天2-3次。
2.内关穴
位置:内关穴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处,两筋之间。
功效:内关穴为心包经穴位,具有调理心脾、和胃降逆、止呕安神的作用。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指腹按压内关穴,力度适中,持续按压约2分钟,每日2次。
3.足三里
位置:足三里穴位于胫骨前缘外侧,髌骨下缘约3寸处。
功效:足三里是胃经的重要穴位,具有健脾和胃、调理气血的作用。
按摩方法:用手掌拍打或用指腹按压足三里穴,每次3-5分钟,每日1-2次。
4.胃俞穴
位置:胃俞穴位于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功效:胃俞穴是膀胱经的重要穴位,具有调理胃气、促进消化的作用。
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分别按压两侧胃俞穴,轻轻揉按3-5分钟,每日1次。
穴位按摩对胃食管反流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并不能替代医学治疗。在进行穴位按摩时,应注意操作时的力度和频率,避免用力过猛。同时,伴随严重症状者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