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康复训练:
物理疗法:通过特定的运动和练习来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例如,使用弹力带进行阻力训练,每次15-30分钟,每周3-5次。
作业疗法:通过日常生活活动的模拟训练提高功能。例如,抓握物体、按钮等简单动作,每天至少两次,每次10-20分钟。
电刺激疗法:利用低频电流刺激神经和肌肉,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收缩能力。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每周2-3次。
2.物理治疗:
热疗:通过热敷或热水浴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僵硬。建议每次热疗时间为15-20分钟,每天1-2次。
超声波治疗:利用超声波能量渗透到深层组织,促进损伤修复和血液循环。每次治疗时间为5-10分钟,每周2-3次。
3.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防止血栓形成,降低再次中风风险。需遵医嘱服用,通常每日一次。
降血压药物:如ACE抑制剂,可以维持正常血压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需定期监测血压,根据医生建议调整剂量。
4.手术干预:
血管内治疗:在急性中风发生的早期,通过机械取栓或溶栓剂注射恢复血流,减少脑损伤程度。适用于症状出现6小时内的患者。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清除导致脑供血不足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适用于存在明显狭窄的病例。
中风后上肢无力的康复需要多方面综合干预,并需长期坚持,密切监测进展,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以减少再次中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