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内耳功能:内耳包括前庭器官,其主要负责感知头部运动和位置的变化。若内耳受到感染如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等,会导致异常信号传输,引发眩晕和失去平衡感。
2.视觉输入:眼睛提供环境中的视觉信息,帮助保持平衡。当视觉信息与身体感知的信息不一致时,例如在快速移动的交通工具中,可能出现眩晕感。
3.本体感觉:身体通过肌肉、关节和皮肤的感受器来获取关于自身位置和运动的信息。如果由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等疾病导致这些感受器功能受损,会影响到整体的平衡能力。
4.中枢神经系统:小脑及脑干是处理平衡信息的重要区域。如果大脑这些区域因中风、脑震荡等原因受损,可导致严重的眩晕和协调障碍。
5.血压波动:体位性低血压是当人从坐姿或卧姿突然站起时,血压未能迅速调节,引起瞬间的眩晕感。这种情况常见于老年人或服用某些降压药物后。
6.心理因素:焦虑和恐慌症也可引发或加重眩晕感,表现为主观上的头重脚轻甚至跌倒感。
面对眩晕引起的站立不稳,应及时了解可能的原因并寻求医疗评估以获得适当的治疗方案。同时避免在眩晕时进行可能导致受伤的活动,如驾驶或使用机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