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驱蛔虫药物常见成分包括阿苯达唑或甲苯咪唑,这类药物通过干扰蛔虫的代谢使其死亡。对于未感染寄生虫的个体,这些药物通常不会造成严重损伤。但药物在肝脏代谢过程中,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对有肝功能异常者存在一定风险。
2.可能出现的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胀或轻微腹痛。这是由于药物本身对胃粘膜产生刺激性所致,并不特异于是否感染蛔虫。
3.在少数人群中,可能诱发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甚至更严重的过敏性休克。这与个体对药物成分的敏感性相关,而非感染情况。
4.长期或多次无指征使用驱蛔虫药物可能导致耐药性问题,即未来遇到真正的寄生虫感染时,药物疗效可能下降。还可能打乱肠道菌群平衡,引起消化系统的不适甚至免疫力降低。
5.部分驱虫药物有孕妇禁忌或儿童慎用的限制,其不当使用可能对胎儿发育或儿童健康造成潜在危害。例如,阿苯达唑孕妇初期禁用,以避免对胚胎产生毒性。
服用驱蛔虫药需谨慎,应在明确感染证据后根据医嘱规范使用。如无明确寄生虫感染症状或诊断,不应随意服用此类药物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