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损伤深度:
结肠糜烂仅局限于黏膜表层破损,通常不会累及黏膜下层组织,是一种浅表损伤。
结肠溃疡的损伤较深,可穿过黏膜层达到黏膜下层,甚至影响肌层或浆膜层。
2.临床表现:
结肠糜烂通常症状较轻,可能表现为腹痛、腹泻或者大便潜血,但也可能无明显症状。
结肠溃疡会引发更严重的临床表现,如持续性腹痛、黏液脓血便、贫血,严重时可导致结肠穿孔或狭窄。
3.影像学及内镜表现:
内镜检查下,结肠糜烂呈现为局限性的红肿、充血或点状糜烂,表面可能覆盖少量渗出物。
结肠溃疡表现为明显的深凹陷病灶,边缘清晰,可能伴有周围炎性反应和肉芽组织增生。
4.病因差异:
结肠糜烂多与轻度炎症、药物刺激(非甾体抗炎药)或感染有关。
结肠溃疡往往与更严重的炎症性疾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损伤或长期感染相关。
5.治疗方式:
对于结肠糜烂,治疗以去除诱因、使用保护黏膜的药物以及改善消化道环境为主,多数预后良好。
结肠溃疡需要更复杂的治疗方案,包括抗炎药、免疫调节剂、营养支持,必要时还需手术干预。
两者虽同属结肠病变,但其病理深度和临床严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防止病情进展至更严重阶段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