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糜烂性胃炎需要一直用药吗

2025-04-0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慢性糜烂性胃炎是否需要长期用药,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病因以及个人的治疗反应。在多数情况下,通过针对性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控制病情并减少药物使用。

1.病因治疗

如果慢性糜烂性胃炎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通常需要使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抗生素联合疗法,疗程一般为10-14天。幽门螺杆菌根除后,部分患者可能无需长期用药。

对于由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引发的胃黏膜损伤,停用相关药物后症状可能逐步缓解。一些患者需要暂时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

2.症状控制

质子泵抑制剂是慢性糜烂性胃炎常用药物,可显著减少胃酸分泌,促进糜烂愈合。通常建议每日服用一至两次,疗程一般为4-8周。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可能需要延长治疗时间。

胃黏膜保护剂如铋剂或硫糖铝在部分患者中用于辅助治疗,有助于覆盖胃壁病灶,防止进一步损伤。

3.复发预防

慢性糜烂性胃炎容易复发,尤其在饮食不当或压力过大时。有些高风险患者可能需要间歇性或低剂量维持治疗,但是否长期用药需由医生根据病情评估决定。

4.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辛辣、油腻、过热的食物,以及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

定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减少情绪波动和精神压力,因为焦虑和紧张可加重胃部不适。

治疗方案应个体化处理,主要目标是减轻症状、促进胃黏膜愈合,并防止复发。定期复查胃镜或根据症状变化调整治疗计划,能更好地管理病情发展。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