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初步评估与复苏:接诊时首先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包括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和意识状态。若有休克迹象,立即给予补液以维持血容量,同时考虑输血。
2.明确病因:常见病因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等。通过详细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可提供诊断线索,如呕血或黑便提示消化道出血。
3.实验室检查: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等化验,以指导进一步治疗。
4.内镜检查:在稳定病情后,尽早进行胃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确定出血部位并可能进行止血治疗,如电凝、注射药物或机械夹闭。
5.药物治疗:根据病因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如质子泵抑制剂用于溃疡出血,生长抑素类药物用于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6.介入治疗及手术:对于内镜下无法有效止血者,可考虑介入栓塞治疗或外科手术。
7.观察与随访:急性期过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再出血情况,并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长期管理和预防再发。
及时评估和正确的诊治流程对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务必做好病情监测和护理,以减少并发症和再出血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