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碳十三或碳十四呼气试验:这是临床上常用的无创检测方法,通过患者呼出的气体中标记碳分子的浓度变化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结果显示标记物的值超过一定范围(通常为4‰以上,但具体值可能因实验室标准不同而略有差异),则提示可能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2.血清学抗体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针对幽门螺杆菌的抗体水平判断感染情况。一般来说,抗体阳性说明曾经感染过幽门螺杆菌,但不能区分是否为现症感染,因为抗体可能在感染消退后仍持续存在。
3.粪便抗原检测:主要检测患者粪便中的幽门螺杆菌抗原。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提示存在感染。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治疗后复查。
4.胃镜检查和快速尿素酶试验:通过胃镜获取胃黏膜活检组织进行检测。如果快速尿素酶试验呈阳性,或病理染色发现幽门螺杆菌,则可明确诊断。
5.培养检测: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对胃黏膜组织进行细菌培养,以确定幽门螺杆菌的存在及其抗生素敏感性,但这一方法通常需要较长时间且费用较高。
感染幽门螺杆菌并不总意味着会出现消化道疾病,但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如胃痛、反酸等,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规范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