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PIVKA-II是未完全羧基化的凝血因子II(凝血酶原),因缺乏维生素K或存在维生素K拮抗剂导致其生成。正常情况下,维生素K参与凝血因子的羧基化过程,使其具备生物活性。
2.在肝细胞癌患者中,PIVKA-II水平显著升高,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成为肝细胞癌的有效诊断指标之一。研究显示,约70%-90%的肝细胞癌患者PIVKA-II水平异常升高。
3.PIVKA-II不仅有助于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还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治疗后PIVKA-II水平下降通常表明疗效良好,而持续升高则可能提示疾病进展或复发。
4.相比其他肝癌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PIVKA-II在某些病例中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特别是在AFP水平不显著升高的患者中。
PIVKA-II是一种重要的血清标志物,对肝细胞癌的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应用中,应结合其他检测手段及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