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发病年龄:通常发生在3至13岁之间,以5至9岁最常见。该病症对患儿的认知功能、行为以及神经发育有显著影响。
2.临床表现:患儿在白天可以表现出行为和认知退化,如注意力集中困难、语言发展停滞或倒退、记忆力减退等。部分患者会出现轻度到中度的癫痫发作,尤其是在入睡前后的过渡阶段。
3.脑电图特征:睡眠中的脑电图显示持续性的棘波慢波活动,尤其在深睡眠阶段占据超过85%的时间。这种异常放电活动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4.病因及诱因: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遗传因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外伤、中毒等有关。部分病例可能继发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瘤、脑畸形等。
5.诊断与治疗: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临床表现和脑电图检查。治疗包括抗癫痫药物、类固醇激素疗法以及免疫抑制剂等。早期干预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该病症对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及时识别和有效治疗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