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肾前性因素
低血容量:失血、脱水或严重烧伤等会导致体内循环血量减少,肾脏灌注不足,从而减少尿液生成。
心功能不全:心脏泵血能力降低,导致肾脏血流减少,影响尿液生成。
2.肾性因素
急性肾损伤:药物毒性、感染、免疫反应等原因可以直接损害肾小管,影响尿液排出。
慢性肾病: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会逐渐损伤肾脏,导致尿量减少。
3.肾后性因素
尿路梗阻:结石、肿瘤或前列腺增生等因素导致尿路阻塞,使尿液无法正常排出。
4.内分泌及代谢紊乱
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全身代谢率下降,影响肾功能及尿液生成。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影响肾功能,导致尿量异常变化。
5.药物影响
利尿剂:虽然这些药物通常用于增加尿量,但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因电解质紊乱而导致尿量减少。
非甾体抗炎药:长期使用此类药物可能损伤肾功能,影响尿液生成。
上述原因均能引起尿量减少但无明显水肿现象。若出现类似情况,应尽早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避免自行调整药物或采取未经验证的方法处理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