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老年性变化:随着年龄增长,大脑血管逐渐变得僵硬、狭窄,导致血流量减少,从而增加缺血灶的发生几率。50岁以上人群中,这类改变较为常见。
2.动脉硬化:动脉硬化使血管壁增厚、弹性减弱,容易导致局部供血不足。研究表明,约25%的65岁以上成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
3.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对血管造成慢性损伤,使得血管更易阻塞,形成散在缺血灶。统计显示,高血压患者中约40%存在这种情况。
4.糖尿病:糖尿病可加速动脉硬化过程,同时增加血粘度,减少脑部微循环,最终引发缺血灶。据估计,糖尿病患者中发生脑部缺血灶的比例接近30%。
尽管这些缺血灶本身未必立即引起明显症状,但其累积效应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等问题。及早发现并干预其潜在原因非常重要。定期体检、适当运动、健康饮食和积极控制血压、血糖水平有助于预防和管理这种情况。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定期医学检查是维护大脑健康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