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生理性心律不齐:在儿童中,尤其是在休息或睡眠期间,迷走神经张力增加可以引起窦性心律不齐,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这种心律不齐通常无症状,不需要特殊治疗。
2.病理性心律不齐:
早搏:可分为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许多儿童偶尔会出现早搏,无明显症状,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自行消失。
阵发性心动过速:这是一种快速的心律异常,可导致心悸、乏力甚至胸痛等症状,需要医学评估和管理。
先天性心脏病:某些心律不齐可能与未被诊断的先天性心脏病有关,需要通过详细的心脏检查进行确认。
3.诱因及风险因素:
运动或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或情绪波动可能加重心律不齐的感觉。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例如冷药和哮喘药)可能会影响心率。
电解质失衡:如钾、钙、镁水平异常,可能会影响心脏节律。
4.诊断和监测:
心电图:用于初步检测和分类心律不齐类型。
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记录全天的心电活动,以捕捉间歇性心律不齐。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鉴于心律不齐可能有不同的严重程度,如果有明确的不适感或伴随症状,应尽快咨询儿科医生进行全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