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狂躁型狂犬病:
这种类型占狂犬病病例的80%以上。
症状通常在被感染后2至3个月内出现,但潜伏期可能长达一年。
初期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头痛,与普通感冒类似。
随后出现焦虑、易怒、恐水(对水的极端恐惧)、吞咽困难以及过度兴奋等表现。
患者常会经历意识混乱、幻觉和攻击性行为。
疾病进展迅速,通常在症状出现后的几天到一周内导致死亡。
2.麻痹型狂犬病:
此类型占狂犬病病例的20%以下。
症状发展较缓慢,开始时表现为四肢无力和肌肉麻痹。
患者一般不会出现恐水症状。
麻痹逐渐从被咬部位向全身扩散,最终导致昏迷和死亡。
尽管病程较狂躁型长,但预后同样不佳。
对于避免狂犬病,接种疫苗是关键措施之一,在被疑似狂犬病动物咬伤后应立刻进行彻底清洗伤口并尽早注射狂犬病疫苗。狂犬病一旦发病,几乎都会致命,因此早期预防和及时处理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