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肾脏适应性变化:
a.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增加:长期使用利尿剂可能导致肾小管对钠重吸收能力增强,减弱利尿剂的效果。这种现象被称为“后效应”。
b.髓袢增厚:髓袢(Henle环)的粗段会随时间变得更厚,进一步阻碍利尿剂的作用。
2.药物代谢途径:
a.利尿剂排泄增加:有些人群中,肝脏和肾脏的代谢活性较高,使利尿剂在体内停留时间缩短,从而降低其有效性。
b.蛋白结合率改变:某些疾病条件下,血浆蛋白水平改变,影响利尿剂与蛋白的结合,减少其活性成分的有效浓度。
3.心血管系统变化:
a.血容量调节:心衰患者可能存在有效血容量不足的问题,尽管总体水肿或体液过多,但循环血容量相对不足,导致利尿剂效果减弱。
b.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慢性利尿剂使用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加重水钠潴留,抵消利尿剂疗效。
了解上述利尿剂抵抗的机制,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治疗策略,如联合使用多种类型的利尿剂,调整药物剂量或间隔时间,以及通过检测和管理基础病因来提高治疗效果。